大盘山榧,从濒危走向新生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全天分分彩计划软件 > 新闻动态 >

大盘山榧,从濒危走向新生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8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磐安大山藏“植物宝库”,新物种接连现身 大盘山榧,从濒危走向新生 本报记者 吴振宇

大盘山榧 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

金华磐安的大盘山森林茂密,植物资源丰富。近年来,大盘山榧、大盘山忍冬、磐安樱等一系列植物新种相继在这里被发现,这一次,我们去寻访新物种专题报道中的第一种裸子植物——大盘山榧。

因为多看了一眼

发现一个新物种

在与林业专家陈子林闲谈的过程中,不知不觉车已驶入大盘山。20多年前,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,从那时起,陈子林便投身于保护区的管理和植物调查研究工作。

“2005年,我们开展了保护区动植物分布的全面调查,大盘山榧也就是在那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。”陈子林回忆,那段时间几乎把家安在了大山里,考察团队住在农户家,每天早出晚归,只为摸清大盘山野生动植物的“家底”。

展开剩余67%

在山中徒步一阵后,我们终于抵达大盘山榧的发现地。

大盘山中山涧纵横,记者一行停下脚步的地方是一处溪边小空地。流水淙淙,绿荫蔽日,环境十分清幽。陈子林告诉记者,过去在山里考察时,这里常是他们休息的地方。

因为经常在此停留,这里的两棵树引起了他们的注意。陈子林向记者介绍时,还化用了鲁迅先生的话:“一棵是榧树,另一棵也是榧树。”

一般人认出这是榧树已属不易,更别说看出两棵树的差别。但包括陈子林在内的植物学专家当时却产生了强烈疑问。其中一棵是普通的榧树,而它的“邻居”叶片明显更为纤柔,枝叶形态也截然不同。

陈子林进一步解释,这两棵榧树生长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中,差异如此之大,不能不让人好奇。

起初,专家初步判断这棵特殊的榧树可能是九龙山榧的植株。陈子林还专程前往九龙山考察采样,但经过严谨比对,发现两者差异仍然较大。

陈子林心中的疑问愈发强烈:“这很可能是一个新物种。”

从6株到1000株

大盘山榧迎来新生

此后,陈子林联合省内高校院所的专家,开展了十多年繁复而细致的研究,最终确定这是一个榧属的独立种,并以栖息地正式命名为“大盘山榧”。

陈子林说,大量的调查成果证明了大盘山是难得的植物学宝库,而大盘山榧,堪称“宝库中的明珠”。

经过长期广泛调查,目前在大盘山自然保护区仅发现6株成熟的大盘山榧植株,三雌三雄,珍木奇挺,气度不凡。记者捧起大盘山榧枝头一颗圆润的种子闻了闻,一股异香沁人心脾。

离开大盘山榧的栖息地,来到磐安当地的一处种植基地,记者竟看到了大盘山榧的“满堂儿孙”。据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,基地已成功繁育出超过1000株大盘山榧树苗,并实现了人工繁育植株的野外回归。

采访临近结束,记者问了一个读者可能关心的问题:它能吃吗?

香榧是浙江重要的经济作物,与大盘山榧是“近亲”。据介绍,研究人员确实“品尝”过大盘山榧的种子,结论是“挺松脆,像花生仁”。

不过,一种新发现植物的种子能否食用,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论证,并非“吃了没事”那么简单。但可以预见的是,大盘山榧或许具有潜在的食用价值。

“自己发现的物种能够得到新生,无疑令人欣喜。我希望这种以家乡山川命名的树种,未来能更广泛地走进我们身边的公园与街道,甚至走向更远的地方。”陈子林说。

发布于:浙江省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全天分分彩计划软件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